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台灣本土奇異果 獼猴桃

一般人對奇異果的認知,大多會先認定是從紐西蘭進口的,但你知道嗎?紐西蘭奇異果的原種其實就是台灣獼猴桃;台灣近年來對獼猴桃的研究與品種改良已有相當成熟的技術,希望透過本土農友的栽種,能讓消費者品嚐到在地風味十足的奇異果。
表單的頂端
表單的底部
而紐西蘭奇異果則是引進自中國的獮猴桃,而台灣本土也有約8種的原生種,其原名叫台灣羊桃,屬獮猴桃科,獮猴桃屬,果實形狀像極了進口奇異果。
獼猴桃也叫奇異果,果形橢圓近球形,皮黃褐色或黃綠色,表面有細絨毛、皮薄。果肉淡綠色、半透明,嚐起來細嫩且汁多味香、酸甜可口。
獼猴桃營養價值很高,含有醣類、脂肪、蛋白質、氨基酸和磷、鉀、鈣、鐵、鎂等礦物質,而且含多種維他命。尤其是維他命C,每百克鮮果含量達100-400 毫克,為柑橘的5-10 倍,為梨和蘋果的20-28 倍,故有「維他命果」、「超級水果」、「水果之王」的美譽。
台灣獼猴桃生長於海拔四百至二千公尺之山區,有大小不同的品種,果實最小的約五元銅板大小,最大則可以像雞蛋一樣;植株屬木質藤本灌木, 雌雄異株。每年四月下旬開淡黃或白色小花,果實經六至七個月的生長後,始可採收。
食用方式:冷藏保存,食用前先放置常溫數天微軟後即可食用,冷藏過後風味更佳。硬硬時吃酸度較高,放軟後香味高、酸酸甜甜味道佳。

本土最安心

台灣本土奇異果不論在風味及安全健康上,都略勝進口一籌,因為本土奇異果採收熟度較晚,獨俱後熟的香味與風味;相較於進口奇異果因為要長途運輸,需在七分熟時採收,酸味明顯。安全度肯定優於進口奇異果,不需經過長時間存放,也可以避免保鮮劑的施用。
奇異果一年僅有一收,錯過了今年就要等明年了!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奇異果:綠色纖維高、黃色維生素C高


文章出處:Web only
   作者 : 謝懿安
奇異果含有豐富維生素C,每100克就有87毫克,又以黃金奇異果含量更高。維生素C可以幫助葉酸儲存於體內,也能修補身體,幫助傷口癒合。
奇異果也有許多鈣與鉀,每100克分別有26毫克的鈣與290毫克的鉀。鈣質幫助預防骨質疏鬆,鉀則能降低血壓,讓心律穩定,神經傳導正常,肌肉收縮正常,另外也有益骨骼健康。 

綠色奇異果則比黃金奇異果多了1倍的膳食纖維,有助排便,改善便秘。綠色奇異果的維生素A也是黃金奇異果的1倍,想要顧眼不妨多吃綠色奇異果!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彩出健康的力量 植物營養素


彩出健康的力量 植物營養素

  • 文章出處:廣告企劃製作
  •  
  • 2015.06.26                        
  •         
  • 作者 : 安麗紐崔萊
  •  
  • 圖片來源 : 安麗紐崔萊
{ 植物營養素隱藏的健康秘密 }
到底什麼是植物營養素? 它是植物中的有機成分,存在於各種顏色蔬果之中,越來越多的醫學及營養學研究顯示,蔬菜水果中的植物營養素在對現代人維持健康、對抗疾病的角色上,會發揮關鍵性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更證實,植物營養素有抗發炎、抗癌、抗老、調控基因表現、不易肥胖及提升精子活性等功能,是21世紀最受重視的營養素。

而且,植物營養素隱身於紅、橘黃、綠、藍紫、白色等不同顏色的植物蔬果中,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功效,能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及氧化壓力,更有促進眼睛、骨骼、關節與心臟的健康,及維持免疫與腦部功能。每種顏色的植物蔬果所提供的植物營養素也大不相同,像番茄、紅甜椒、覆盆子、紅西瓜、紅葡萄柚、蔓越莓等紅色蔬果,就是茄紅素和鞣花酸的重要來源,有益於消化道與泌尿道功能,一旦缺乏,就無法對人體提供完整的保護。


然而,台灣地區的調查發現,台灣人不僅植物營養素的攝取量嚴重不足,如果依各種蔬果顏色來區分,也是「缺很大」!調查發現,其中紅色植物蔬果的攝取缺最大,高達88%國人攝取不足,即使是吃得最多的綠色與白色植物蔬果,仍有七成民眾攝取不足,狀況「不盡理想」。



只是,在飲食族逐漸西化的台灣,要民眾每天攝取比以往多兩倍的蔬果量,似乎有些難度。山姆·仁伯博士指出,如果能在每天都有意識地增加不同顏色的蔬果,或者提醒自己,選擇食物時,要系統性的根據不同顏色進行補充。甚至在採買的過程中,留心搭配不同顏色的蔬果來做料理,就有機會補充到一日所需的植物營養素。

更重要的是,養成以植物蔬果為主的飲食習慣,平時也要多做運動,唯有消耗熱量後,才有多餘的能量可以吃進更多元、豐富的食物,也能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食品藥品消費者知識服務網-兒童版

http://consumer.fda.gov.tw/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玉米筍是蔬菜,瘦身顧眼睛,一身是寶!




·        文章出處:Web only

·        2016.05.26

·        作者 : 林慧淳
很多爸媽都有相同經驗──餐點上桌,孩子卻左催右請不肯動筷子,舀一匙飯菜到嘴邊卻被搖頭閃避,餐桌上的攻防戰一再上演,讓家長傷透腦筋。 不妨試試玉米筍吧!
玉米筍又稱「珍珠筍」,名稱中雖然有個「筍」字,但和竹筍家族並無關係,只因形狀有如嫩竹筍尖而得名。曾種植玉米多年的農民黃謙一指出,玉米在長出果穗之後,腋芽還會長出第二、三穗,為免影響玉米的成長,農民會先「疏果」,摘掉多餘的幼嫩果穗,而這些尚未長大的玉米就是我們看到的玉米筍。
玉米筍是主食類還是蔬菜類?
儘管同為玉米家族的一員,玉米筍的營養價值和玉米大不同。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玉米的醣類含量高,在營養學上屬於澱粉類,而玉米筍所含醣類、蛋白質和脂肪量都遠低於玉米,屬於蔬菜類。
正因如此,和一般甜玉米相比,玉米筍的口感同樣鮮甜脆爽,熱量卻是一般甜玉米的三分之一,脂肪更只有八分之一,每100克(約9根)玉米筍只有30卡熱量,是減重時的好夥伴。
玉米筍有不錯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各種胺基酸,其中鈣質和維生素C甚至玉米還多;此外,玉米筍所含的類胡蘿蔔素也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和白內障,而有益眼睛健康的玉米黃質和黃體素,雖然在玉米筍中的含量不如成熟玉米多(色澤愈黃含量愈高),但對人體仍有幫助。
色澤、形狀、味道都好

剛採摘的玉米筍口感脆嫩,味道鮮美,加上形狀可愛、顏色明亮的特色,被吳映蓉譽為百搭食材,她常以玉米筍包入壽司或蔬菜捲內,同時裹入紅蘿蔔、蘆筍等蔬菜,大小盈握方便入口,增加飲食樂趣。人氣親子部落客小雨麻也常以玉米筍入菜,燙熟後稍微拌炒以吸附炒鍋裡的湯汁,是百搭配菜,還可做為幼兒學習用餐階段的手指食物,好吃又好玩。
陽明春天陽明店主廚薛永鴻建議,鮮採未剝葉的玉米筍,可直接入烤箱烤熟,玉米筍連著玉米鬚一起吃,不但別有滋味,還有保護攝護腺的效果。
玉米筍小農郭怡君提醒,未剝葉的玉米筍須至於陰涼室內,或以塑膠袋包裝後入冰箱冷藏,可放一星期左右,要烹調時只要直劃一刀,將裡面的玉米筍和玉米鬚撥出來,一同入鍋煮熟,玉米筍直接吃或沾醬吃,煮玉米筍的水也別倒掉,就是風靡韓國的減肥聖品玉米鬚茶,清涼退火又利尿。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五色好午餐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5

·        1999.01.01

·        作者 : 黃惠如

·        圖片來源 : 李文譯
面對一字排開的自助餐菜餚,面對令人眼花撩亂的便當菜色, 在考慮美味與價錢的同時,你曾想過營養均衡這回事嗎? 現在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兼顧好吃與均衡。

做不到的均衡
胡亂解決午餐是上班族心中之痛。
依照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顯示,無論男女,蛋白質、脂肪都攝取過多,相對地,卻嚴重缺乏維生素E和鈣。
飲食不均衡的結果,就是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的危險性增高。

但是現在有一種方式幫助外食族做到飲食均衡,日本營養師杉木惠提出在選擇食物時,以顏色區分的方法。
五色掌握均衡
杉木惠營養師表示,如果我們每一餐,可以攝取白、紅、綠、黃、黑五種顏色,營養就足夠均衡。
所謂的五色指是什麼?
紅色是指牛肉、豬肉、羊肉、鮪魚,大多是魚和肉類,主要是動物性蛋白質、脂肪,以及紅色的番茄、胡蘿蔔。
白色指米飯、牛奶、白菜、土司麵包、牛蒡、蛋白,主要是醣類、乳製品、淡色蔬菜。
黃色是蛋黃、柳橙、南瓜、玉蜀黍、味噌,這些食物很多,有些富含維生素C,有些是植物性蛋白質,還有些醣類含量豐富。
綠色是空心菜、青花椰菜、菠菜、芥藍菜、萵苣,這些是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食物。
黑色是黑芝麻、海苔、海帶、香菇等,主要是海藻類和菇類,富含微量礦物質和纖維。這五種顏色並不只是講求「色、香、味」,讓食慾大增的的意思,而是有營養學上的重要意義。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一年四季常見的油菜

可是個明星蔬菜。

油菜:防癌、補鈣、顧眼睛

的明星蔬菜

Web only2016.01.07 作者:楊心怡

我們都知道十字花科植物有防癌、抗氧化的功效,但大家都只認識芥藍菜、花椰菜,其實,

油菜也是其中一員。而且,油菜中含有硫化物吲哚,正是它具防癌功效的原因之一。不只如

此,油菜中所含的維生素A跟多數十字花科蔬菜來比,高出了70倍,有助保護視力、增強免疫

功能。雖說油菜一年四季都可見,但事實上他盛產於冬季。冷冷的天,害怕脂肪囤積的你,

油菜就是你的好朋友。他的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和食物中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結合,並從

糞便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好處多多的油菜也稱得上是高鈣蔬菜。100公克的油菜,鈣

含量有105毫克,是菠菜的3倍;加上油菜的草酸含量低,鈣的吸收利用率可達五~六成,比

牛奶、豆漿裡的鈣質,更容易吸收利用。想預防骨質疏鬆的人,不妨多吃一點。不過要留意

的是,油菜的鉀含量高,腎臟病患最好要燙過再吃,不要飲用菜汁。

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

食在安全校園-From Farm To School


緣由  針對國內食安事件頻傳,臺中市政府為捍衛本市市民飲食安全,已成立
「食品安全專家顧問小組」,落實改善食安計畫,並朝著將本市打造成
「食安模範城市」及每間學校都是「食在安全模範學校」之願景前進,
爰推動下列政策:
(一)學校午餐工作制度化
  1. 訂定本市學校午餐自治條例
  2. .研訂本市學校午餐定型化契約
  3. 建立學校午餐菜單審查標準及機制
  4. 建立校園疑似食物中毒SOP流程機制
(二) 從農場到學校,層層把關,安全守備不失分
  1. 推動本市學校午餐在地安心食材契作計畫—吃在地、食安全
  2. 推動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
  3. 學校午餐資訊公開、透明化
  4. 辦理午餐食材與熟食抽驗工作
  5. 落實校園飲用水連續供水固定設備稽查管制工作
  6. 督導落實午餐廚房食用油作業環境安全、廚餘回收工作
  7. 加強對於團膳廠商稽核及輔導工作
  8. 辦理學校午餐、校園食品及營養教育輔導考核工作
  9. 落實學校午餐相關人員衛生教育訓練
  10. 推動「誰來午餐」計畫
  11. 營養午餐5元加碼補助,提升學校午餐質與量
(三)成立校園營養師專責輔導團,守護校園食品安全,健康達陣
  1. 進用專業人力,衛管面面俱到
  2. 進行溯源查廠,加強控管午餐品質
(四) 深耕食育,「營」在起跑點
  1. 辦理「我的Farm心園」計畫
  2. 辦理營養教育講座並製作公版營養教具
(五) 標竿學習,校校是模範:遴選食在安全模範學校。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營養師:白菜是我心目中的超級食物!


白菜四季可見的超級食物。
菘菜,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皆屬此類),因為耐寒耐放又可久存,冬天萬物凋零,白菜卻仍維持青翠,如同松樹一樣長青,也得到「菘」菜的美名。

事實上,早在五千年前中國陝西西安出土的文物中,就發現了白菜種子。

以中醫學來說,白菜可以退燒解熱、止咳化痰,深諳養生食療的清朝慈禧太后晚年生重病,高燒口乾痰多,她便揚棄膏粱厚味,改以單純的熬白菜為主食。

以現代科學分析,白菜的營養價值高,變化性多,又很容易吃到,所以被馬偕醫院營養課課長趙強說:「白菜是我心目中的超級食物。」

首先,白菜屬於十字花科類,擁有豐富的抗氧化族類,是最熱門的抗癌明星。

白菜中也有對眼睛有幫助的營養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跟菠菜屬於同樣會讓眼睛發亮的護眼食材。

冬天也是吃白菜的好季節。白菜豐富的纖維和維生素C,可以補足冬天蔬果攝取的不足,中醫藥理偏寒性的白菜,也可以平衡體內的燥熱之火。

中醫師吳明珠說一般人冬季常吃熱量高或滋補的食物來禦寒保暖,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補過頭,偏寒性的白菜正好可以幫忙紓解,平衡體內的熱。尤其對於燥熱體質、喉嚨痛的人也很合適,「是很好的輔助角色」。

要特別提醒,過敏或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大量單吃生冷的白菜,如泡菜等,此時可以加點薑絲或是茴香、肉桂一塊燉煮,便可中和白菜的寒性。


怎麼吃最健康:吃火鍋時,別忘了儘可能多加點白菜,消解火鍋的燥熱之氣。過敏體質的人可以加薑絲清炒。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請把蛋「煮熟」再吃!

不可忽略的雞蛋問題

康健雜誌157期   作者:林慧淳
蛋香醇綿密,卻因擔心膽固醇升高而不敢多吃?外食族如何吃得安心?健康又安全的選擇方法,讓你享受美味不煎熬。
美味的蛋料理收服大人小孩的心,無論煎、煮、炒、炸都好吃,是居家常備食材,就算再忙碌或不諳廚藝,也能簡單煎個荷包蛋、或打個蛋花湯來喝。
面對貨架上琳瑯滿目、價格差距大的蛋群,該怎麼選對兼具安全和美味的健康好蛋?居家又該如何存放?
關於雞蛋的6個問題,你一定要知道。
Q1雞蛋的膽固醇高,少吃為妙?
一顆雞蛋重約5060克,含有250毫克左右的膽固醇,相較於其他食物,比例似乎高了點,讓許多人「聞蛋色變」,擔心吃了蛋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導致心血管問題。
其實,雞蛋並非高膽固醇的禍首,「真正可怕的不是蛋,而是飽和脂肪酸,」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日常飲食油膩、嗜吃肥肉的人,由於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刺激體內膽固醇合成,更易導致血脂飆高。
並且,血液中將近八成膽固醇是由人體自行合成,身體機能正常的人可自行調控,吃進膽固醇量多時,體內合成量就會減少,多餘的膽固醇也會自行代謝掉,並非單一食物就能影響。
除此之外,蛋黃中含有豐富卵磷脂,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又稱壞的膽固醇)降低,適當攝取反而能幫助血液流通順暢。
因此,趙強建議,健康的成年人可每天吃一顆蛋,即便是高膽固醇患者,也不必完全捨棄不吃,每週約24個即可。
Q2新鮮雞蛋怎麼挑,愈大顆愈好嗎?
許多人挑選雞蛋時,總覺得愈大顆愈經濟實惠,事實上,母雞每天下蛋,隨著年齡增長,產道也變寬,產下雞蛋的體型便相對較大,雖然大蛋和小蛋所含養分相差無幾,但是年邁母雞常有其他問題。
台灣優良蛋品協會理事長邱石崇提醒,明顯過大的雞蛋通常兼有蛋殼較薄的問題,代表母雞的健康情況不佳,甚至可能染病,因此他建議,選擇中、小型的雞蛋比較安全。
至於蛋品是否新鮮,購買時可用手感測試,新鮮的蛋拿起來沉甸甸、蛋殼也較厚。雞蛋打開後,蛋黃膜很有彈性,蛋黃完整、挺實,不會稀糊散開;如果發現一小坨白稠狀不明物,那是用以固定蛋黃不受碰撞的「卵繫帶」,更表示這顆蛋很新鮮。
除此之外,選蛋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確定蛋殼無裂痕、破損。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照勤指出,只要蛋殼有裂損,病菌就會入侵,這時無論雞蛋本身再怎麼新鮮、乾淨都於事無補。
Q3該買洗選蛋嗎?
雞蛋是否應洗選,業界仍然各執一詞,有人認為洗選可滅除表殼髒污細菌,食物安全較有保障,但也有業者反應,洗選後的雞蛋失去保護膜,反而容易腐壞。
雞蛋究竟怎麼洗?怎麼選?
中國文化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長王淑音指出,完整洗選應包括外觀檢查、清洗、風乾、封蠟、篩選(如聲納檢查或照蛋檢查以挑出血蛋等不良品)、重量分級等步驟。目前國內具規模的蛋商多有合格的洗選設備,幾乎不必人工操作,就能洗選出表面乾淨無菌、規格標準的雞蛋。
不過,並非洗選蛋一定好,「我們最怕洗選設備不完整、『洗半套』的那種,」王淑音不諱言,有些蛋農或規模較小的廠商,買不起全套洗選設備,只取其中幾個步驟來做,甚至自製洗選機,一旦溫度沒控管好、或添加殺菌劑的濃度沒算準,雞蛋可能愈洗愈髒。
最恐怖的還是宣稱「手工洗選」的商品。邱石崇曾看過一處專門販售高檔食材的商店,宣傳海報上斗大的「手工洗選」,讓他差點昏倒,「放一桶水,然後一顆顆雞蛋放進去洗,最後擦乾,你想想那桶水有多髒,本來沒污染的蛋也跟著遭殃,」他搖頭大嘆。
因此他們同聲建議,雞蛋洗選有利食物安全,其中又以CAS認證蛋品的控管較嚴、洗選流程有保障;一般洗選蛋則儘量找知名蛋廠的商品,並冷藏貯存。
食材達人朱慧芳另有想法。她認為,如果能親訪產地觀察,便可以從雞隻的生長環境看出雞蛋的品質和安全,母雞若在環境好、空間廣闊的地方成長,病菌肆虐機率較低,就不需用藥,這樣的雞蛋就算不洗選,本身就很乾淨。不過她也補充:「如果對於雞蛋來源一無所知的話,我還是會先選洗選蛋。」
Q4土雞蛋、紅殼蛋比白蛋營養?蛋黃顏色愈深愈好嗎?
國人對於雞蛋一直有「色彩迷思」,總覺得紅蛋、土雞蛋都比白蛋營養價值高。
事實上,外觀顏色無關優劣。台灣大學動物科技系教授蘇和平說,白蛋、紅蛋、土雞蛋僅反映了雞隻品種的差異,和羽毛的顏色有關。也就是說,白色羽毛的雞產下的就是白殼蛋,紅褐色的雞則會產下紅殼蛋,但營養沒有分別。
反觀市面上,紅殼蛋、土雞蛋的售價總是比白殼蛋高,一方面是紅殼蛋下蛋率較低、土雞則是原來並非產蛋用,因此兩者數量較白蛋少,加上業者捉摸消費者喜好,拉抬售價,因此助長了「有色殼蛋較營養」的迷思。
蛋黃的顏色也是消費者常用以分辨好蛋的準則,一般人總認為「蛋黃顏色深,所以比較營養」,實際上,兩者沒有相關。
真正決定蛋黃的色澤,是飼料的顏色,由於一般飼料以玉米為主,蛋黃顏色偏淺,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好吃,因此為迎合大眾期待,雞農常將胡蘿蔔、紅辣椒等食材配入飼料,母雞就會產下蛋黃為橘紅色澤的雞蛋。
不過,正因消費者有偏好、加上部份店家似是而非的宣傳說詞,容易誘使有些農民在飼料中加入色素以改變蛋黃顏色。中國大陸曾破獲加了禁藥「蘇丹紅」的黑心雞蛋,目的就是要使蛋黃變紅。國內也有農民透露,飼料廠業務員帶著色票到牧場要農民選色,拍胸脯說「想讓蛋黃變什麼顏色,我都能調出飼料給你。」
學者建議,蛋的好壞無法從蛋黃顏色分辨,消費者不必迷信。
Q5雞蛋怎麼保存,買回來應先清洗嗎?
常有消費者一買回雞蛋後立刻清洗再放冰箱,這是錯誤動作,張照勤建議,因為清洗不但無法消滅沙門氏菌,還可能因為潮濕,使得蛋殼表面的病菌滲入雞蛋裡,愈洗愈糟糕。
因此正確做法是,洗選蛋不必先處理,直接整盒放冰箱;未經洗選的雞蛋則可先用乾布輕擦掉表面的粉塵,再放進冷藏庫中獨立的位置,以免交叉感染。
放進冰箱時,應以直立排列,將圓的一端朝上、尖的朝下擺放,可避免氣室中的空氣影響新鮮度。
烹煮之前,無論是不是洗選蛋,都先用清水沖洗、手指在蛋殼上搓揉一會兒,然後立刻打蛋入菜,如此可避免敲開蛋殼時,表面的髒污接觸到蛋白蛋黃,張照勤建議。

臺中市大里區立新國民小學112學年度午餐 滿意度調查結果 填報日期:  112  年  4月  9日----  112    年 4月 19日 填報年級:3-6年級學生 填報時間:電腦課 填報結果: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s8t...